工藝。公益。公義

在台灣有一個為數不少的族群,以工藝技術維生,暫且統稱之為「工程師」

他們受過多年良好的專業技術訓練與學習,工藝水準均在世界頂尖之列,尤其在 2000 年前後,有許許多多的工程師們,靠著精湛的工藝與努力,在有台灣矽谷之稱的新竹科學園區中致富,稱之為科技新貴。

之後陸陸續續的這幾年來,台灣不斷的想要複製竹科經驗到各地,卻因為世界潮流轉變,從 PC 產業轉向個人行動裝置與網路,過去的輝煌榮景難以重現,但這些工程師們的工藝仍存。

現在的社會現象四處瀰漫著一股失望、看不見未來的氛圍,許多年輕的工程師們,在乎的不再是如何去獲取科技新貴的財富,而是思考著,該如何利用自身的工藝技術,讓這個社會與國家轉變得更好。

他們轉而將畢生所學,利用閒暇之餘,轉身默默的投入公益服務。

例如:

架設農產品產銷平台網站,解決農產供需問題。

使用 App、網站與衛星技術平台,整合救災資訊。

新製方便簡易的不動產實價查詢網站,方便民眾查詢與解決流量問題。

整理中央政府總預算,採以親和力十足,一目了然的新視覺化介面,讓民眾更容易了解總預算的分配。

交通訊息透過網站與 App 送達用路人手中,解決交通問題。

更有一群拓荒者,努力推動政府各部會層級的公開資料釋放與實作,讓民眾更容易取得政府資訊、、、在在的一切都是將自身的工藝技術轉化為公益服務的展現。

Code for America 非營利組織創始人 Jennifer Pahlka 說:「沒有政府將無事可成,但政府必須更有效率!幸好,科技正開啓新的可能性,徹底重整政府的功能,讓效能確實擴大,方法是强化公民社會意識,現在的 新世代是與網路一起長大的,他們知道想參與其中並非不可能,只要有正確的系統架構就行。」

年輕人所期待的未來,是一個美好的明天,因為未來的日子是屬於年輕人與下一代的,別浪費時間去抱怨社會的現況,與種種令人難以忍受的問題,因為那是之前好幾個世代的年輕人所造成的結果,而且那也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

真正該做的是親力親為,想出各種改善問題的新方案,貢獻自身的微薄的工藝技術,將它轉化成為點滴的公益能量,累積匯流後將可造就更為公義的明日社會。

投稿於App情報誌, AppTalk專欄, 2012-12月刊 「工藝。公益。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