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政府目前數位轉型的發展架構與過程
國家想要藉由數位科技的力量來進行轉型時,總不能只以各部會傳統的職掌來分吧?
Photo by rawpixel.com on Unsplash
在上個月的一個會議上,剛好會聽到某些人會帶著輕蔑語氣的表示:「某個行政部會的主官,居然說要每個部會,都要有『網路治理』的概念。這不是他們部會裡應該負責的事情嗎?怎麼會是要每個部會都要負責?」
有許多發表這樣類似意見的人們,剛好可能曾經是公共政策的意見領袖,也可能剛好是在政府部門裡工作。
同時,發現在資訊安全相關的會議裡,不熟悉此議題的參與者或廠商,會把購買資安防護方案與個人資料保護畫上等號,但,這其實是不同的議題,不應該被牽扯在一起。
於是我開始反思,對於不熟悉「網路治理」這四個字的人來說,要怎麼讓他們去理解,這四個字所牽涉到的議題與內涵呢?
因為工作的關係,在看了台灣的「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簡稱 DIGI+ 方案)」,並整合這兩年在聯合國網路治理、亞太區網路治理、台灣網路治理三個論壇裡的經驗,我畫出了台灣在 DIGI+ 方案裡,所呈現的數位轉型發展架構。
DIGI+ 方案的六個層面
在 DIGI+ 方案裡,把工作依照各部會的職能去畫分,所以若順著它的六個主軸來看,會看到頭昏眼花。
我依照目的,重新把它分為六個層面:人權、建設、安全、策略、應用、市場等,愈是下方的議題愈是基礎。
簡略繪製台灣的數位轉型發展架構
1. 人權:
如果沒有考量到人權為基本,就容易造成民眾的網路發言自由,可能受到政府監控或是內容審查(宛如白色恐怖)。企業在發展時,可能也會受到政府是否檢查原始碼,而面臨被侵犯專利或公司機密的風險。
2. 建設:
因為有「每個人都要能享有上網的基本權利」,所以才會向上發展各種電信、通訊架構、協定、頻寬,因而有了網路與通訊等基礎建設的架構。
3. 安全:
有了建設後,並在不違反人權的基礎與前提下,針對資通訊安全,而設置相關的策略,以因應數位轉型的過程中,可能會遭遇的問題,進而產生相關的法規或原則,來規範政府、企業、人民的行為。
4. 策略:
有了安全後,依據產業發展的目標來擬發展策略,也就是各國政府,在熱烈談論的數位經濟或數位轉型等各種議題。
5. 應用:
策略擬好了,就可以發展各種應用,例如政府很喜歡談論的相關應用,如電子化政府、政府數位化、雲端運算、AI、大數據、物聯網、電子商務、文史資料的數位化再應用…等等。
6. 市場:
在相關法規與原則、人權保護的基礎上,讓企業們自由的進行產品服務與市場開發。
參與者角色
最右邊是不同層面裡「參與者角色」的部份。在不同的角色參與上,為了避免過於偏頗的立場,所以建議採「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來參與這些政策制訂過程。
而多方利害關係人的四個角色為:政府(Government)、企業(Private Sector)、技術社群(Technical Groups)、民間團體(Civil Society),在我的圖裡,只有在「市場」這個層面是只有一個角色的,主要是因為在這個層面還是由大型企業主導居多。
人才
最後則是最左邊的灰色區塊:「人才」。
人才議題在數位轉型的過程裡,每個層面都會需要面對的議題,可能包括了人才的培育、招募、管理、留才…等,但每個層面、每個領域,都需要有不同專長與思維的人才參與,才會有新的突破,而不是固守在同溫層裡,這些是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好處。
通常也是對該領域、該議題相當熟悉的人,會主動了解這個領域裡橫向與深度的發展與概況,懂得如何辨別訊息的真偽,也能夠參與議題的討論,而不是空穴來風。
目前的情況
畫好這張圖後,發現整個 DIGI+ 方案,過度著重由政府和法人所主導的應用層面,甚至影響了市場面,以致於基礎層面的人權、建設、安全及策略面,幾乎都是採用亡羊補牢的方式在趕工,為了加速補齊這部份的基礎,也幾乎是採一言堂或流於形式的方式在進行。
當對台灣政府的行政官員或代議士,只說一句「培養網路治理議題的意識」,他們只要聽到「網路」和「治理」這兩個關鍵字,就會直覺反應,那是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NCC)的工作,與他們無關。
但換一個說法,也就是這些處理公共事務的人們都要能:「清楚、了解,手上或未來的業務,可能會涉及哪些相關部會的業務,並懂的處理跨部會協調與溝通,擁有危機處理的即時應變能力。」
網路治理的跨領域
在網路治理論壇裡的提案,常常是跨多主題領域的。
例如談電子商務或發展,可能涉及了資料交換、資料保護、各國的資料保護法規、商品貿易時所需要的金流資料傳遞、關稅、關務、貨品追蹤的資料取得。
如果依照國內習慣性的區分方式,法務部會說這與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有關,所以會回到經濟部下的某些局處署司來處理。如果涉及了金流的資訊外洩,可能因為付費方式的不同,而受到金管會來管轄,但可能某個環節又要回到交通部甚至到 NCC。
外部協力
現在已經不是像以前,每個單位只要專責在一件事務的處理,而是跨議題、跨部會的去處理,而以往的政府+法人( 某些法人在政府部門裡擔任「秘書處」的工作)主導的生態圈,最近也由新版的報稅服務介面這件事而改變:
過去模式 :
政府部門有預算,交給法人。法人讀了國內外的研究報告後,認為什麼什麼是趨勢,取得同意後,然後發包、外包。
現在模式 :
部份政府部門透過 vTaiwan 或 Join 平台直接與民眾溝通,了解民眾需求,也有了實際的根據(有憑有據)。以這次的案件來看,提案人是設計師,了解如何改善使用者流程和體驗,除了透過網路提案外,也透過實際的討論會議、轉播、工作坊收集意見,讓民眾、公務員(利害關係人)參與及溝通,調整標準到具有可行性。
實際運作 :
發起者與政府可配合的官員們親自著手去改了。雖然這可能也代表有一筆預算給他們去做,但不同於以往外包再外包或是型式上開幾個工作坊,而是心無旁騖的去做(個人猜測),與相關部會、部門進行協調與溝通,不斷的降低標準以提高可行性。
未來模式 :
並不是每個部會的人願意開放讓外人介入。是的。我也見過十分排斥這種模式的公務員,他們可能因預算限制或過去經驗,仍習慣在透過「秘書處」作為與民眾溝通的橋樑,也不認同這樣的溝通模式或參與的模式,更排斥來本位單位的「外力協助」,而部分法人也樂的有這樣的工作去做。
我不會說這是「傳統」,那只能說他們的位階意識較濃厚,也選擇透過秘書處保護自己,而這都是過程。
但,這就是過程
這樣的過程的確很難熬,尤其是當看到人們,以嘲笑的眼光,在看轉型過程中的倡議,或因政黨利益、或因個人利益,而扭曲本意時,或是看到固若金湯的階級意識,在這個政府無法打破,或是發現有的人願意擁抱開放,但有人極力唱反調時,這個過程真的不好熬。
但這就是過程。
原文來源:YingChu Chen, 用一張圖來看台灣的數位轉型
編輯:MindNet.tw 編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