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一切平安:無聲的基礎建設,有聲的地震警報

今早,被自己 App 發出的地震警報吵醒,努力拿起手機,看到預估震度 4 級,震波抵達我這還有 15 秒,這內容直接讓大腦清醒了,迅速做了應變反應。

幾分鐘後,中央氣象署發出地震報告:

第 019 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
發震時間:2024/04/03 07:58:09
位置:北緯 23.77度,東經 121.67度
即在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 25.0 公里 ,位於臺灣東部海域
地震深度:15.5公里
芮氏規模:7.2

這個地震規模達到 7.2,是近 25 年來最大規模地震,僅次於規模 7.3 的 1999 年 921 大地震。之後餘震不斷,地震警報陸陸續續一直發出。

接近中午時,不少使用者說,收到警報看到倒數計時的當下,雖然還是會緊張,但不像以前一樣那麼慌張了,可以儘快冷靜下來,讓腦袋能思考接下來該怎麼做應變。

我想起老家紅磚瓦的土埆厝,那座在 921 大地震裡傾倒、現在只存於記憶中的土埆厝。如果,那時就有地震警報,或許擋不了屋瓦的傾倒,但想必能擋下不少的恐懼吧。

我是「KNY 台灣天氣.地震速報」App 開發者——陳坤助,也是臺灣防災產業協會理事,在 App 中推出這個地震警報功能近十年了。起初,經常被問:「提前預警那幾秒鐘,是能做什麼嗎?」

現在,更常收到的回饋則變成是:「還好有這個 App,可以先知道地震要來了,有個心理準備,比較不會害怕,也可以提早做應變反應。」

因此愈來愈確定,它存在的意義是——

把「未知的恐懼」,降級成「已知的風險」。

並且讓人們不害怕,不恐懼,彼此之間可以給予救助與安慰。

你我都能練成「存活直覺」

很多台灣成年人都經歷過 1999 年 921 大地震。當傷痛隨著時間逐漸淡忘,也暫時忘了如何因應衝擊;而 1999 年後出生、沒經歷過震災傷痛的孩子,雖然腦海中對大地震毫無想像,卻因為近幾年的學校防災教育,懂得在地震來襲第一時間做出災中應變的直覺反應:「趴下、遮住、掩護」

現在許多小朋友都是在 1999 年後出生。每次地震警報一響起,經常看見這樣的畫面:

當部分大人還摸不著頭緒時,他們早已趴在最近的桌子底下做好掩護,緊緊抓著桌腳。速度之快,彷彿擁有「存活直覺」。

不只新世代開始內建存活直覺 DNA,這幾年台灣民眾的防災觀念也慢慢改變了。2014 年底,我與中央氣象局(現改制為中央氣象署)剛開始合作,在 App 裡內建地震速報功能,透過資通訊技術,在地震波抵達前,將地震警報傳送到使用者手機。沒有資源可以做廣告行銷,在毫無宣傳的情況下,只能專心把功能默默做好。

2016 年 02 月 06 日小年夜的凌晨,高雄美濃發生規模 6.4 地震。當天這款 App 地震警報大作時,有不少使用者質疑:

「為何半夜手機亂叫?」

「為何自動打開手電筒強光?」

後續災情傳出,大家才發現——原來,這一款 App 是可以發出提前爭取幾秒鐘緩衝應變的「地震速報」。

災中迅速的應變,是一種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不斷、不斷練習的存活直覺。平常收到的小警報,不要忽略它,把每次的小地震都假想成大地震,不斷、不斷、不斷進行應變反應。

當大腦與肌肉連結起來,變成直覺反應,才能在收到警報當下,於幾秒到幾十秒的黃金時間裡,迅速做出正確應變。

而碰上不同情境,要做的應變也都不同。例如:一個開著載滿危險液體的油罐車司機,正高速行駛在道路上,當收到地震警報時,知道震波約 15 秒後就會抵達,可以提前逐步降速,避免可能的失控、翻覆,造成更大的二次災害。

意識到推廣地震應變的重要性,從 2016 年起開始積極的推廣,想讓大家知道這救命的警報為何重要、如何發揮最大功效。在這過程裡,看到愈來愈多防災、地科、土木專業背景的使用者陸陸續續站出來,告訴其他人這是什麼、為什麼台灣需要。

2024 年的今天,有更多的使用者們主動替其他人解惑。

例如:之所以會語音播報幾級地震,是讓人有心理準備,避免不曉得即將到來的地震實際上有多大,而過度恐慌。

又或是,可以設定自動打開手機手電筒,除了在半夜時協助緊急照明,也能提醒聾人或聽障朋友。

而倒數計時功能,或許只有短短幾秒,但可以藉由時間參數,判斷當下的最佳避難位置或應變措施,讓「未知的恐懼」降級成「已知的風險」。

也有使用者說,今天他是辦公室裡唯一提早收到警報的人,當下立即提醒身邊同事做應變,從「自助」進一步做到「互助」。

也有愈來愈多人意識到:自主防災的關鍵,並不是有沒有收到警報,也不是比賽誰最快收到警報,而是事前的防災準備,以及當下的應變反應,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幾年觀察下來,地震防災的相關觀念與知識,已經在台灣默默萌芽、茁壯,而推動這一切的是——

能看見身邊人需求,並主動運用自身專業,與協助知識正確傳播的人們。

無聲的基礎建設
有聲的地震警報

從 2016 年美濃地震、2018 年花蓮地震、2022 年池上地震,再到今年 2024 的花蓮地震,因為使用者自主大力推廣,新聞媒體的鎂光燈焦點多次聚集,每次都會有朋友對我說:「你出名了!」

可是我從來沒有感到開心過。每次地震警報響起,都預警著可能的災難,心裡總有說不出口的難受。

但 App 只是表皮。這個有聲的地震警報,仰賴的是台灣數個公私部門團隊,默默無聲地長期投入資源在最重要的基礎建設上。

我想起,兩年前的 9 月,台灣池上、關山發生地震後,當天接近午夜時,一位中央氣象署的朋友,私訊傳來幾篇 KNY App 被媒體競相報導的消息。我猜他這兩天一定很忙、很累,才會在凌晨這種時刻還傳來訊息,應該是輪值剛下班到家吧?

本來要打字傳給他:「這兩天工作辛苦了,早點休息啊!」沒想到,對方的訊息接著傳來:「現在是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一級開設,正進駐在災害應變中心,要值班到明天早上 8 點才能換班。」語末,同時傳來一張他自己買的提神飲料照片。

思考了一下,我便刪除原本的打字內容,改傳這段話給他:「這些事情,都可以幫小孩很多的,尤其你們在做的事情。」想給他打打氣,也想跟他傳達感激之意。

中央氣象局建置這樣的強震即時警報系統,差不多有十多年了;台灣的地震科學發展到現在也有一百多年。然而,大地震的每個週期可能長達約一百年至一百五十年。這些無聲的防災研究與基礎建設,都是人類試著透過己身的微薄力量,去面對動輒百年的大地震週期。

它並非是兩、三年的短期計畫,而是參考日本推動方式,擬定五年至十年的中長期計畫,並期望達成「官方做基礎建設,民間做市場應用」的合作模式。

身為開發應用末端的我,則站在這些基礎建設的肩膀上,結合本身最擅長的跨領域整合經驗,觀察到:使用者不只需要警報,也需要降低恐懼感。

很多人驚艷 KNY App 的震波來襲倒數計時「非常精準」。之所以這麼精準,並不是我個人能力就可以完成的,而是——

有這樣一群默默投入研究的學研單位、無怨言輪值班的政府單位,專注於搭建重要基礎建設,才能與民間做出漂亮的公私合作成果。

解除行政單位的「警報」,地震警報才能前進

但偶爾,碰上來自外界錯誤認知的壓力,導致原本的走向良善目標的公私協力模式產生偏斜時,也會試著幫行政單位解除「警報」。

例如:以前經常在發生大地震不久後,立法單位便會追問行政單位「為何沒有開發官方 App」?行政單位常迫於莫名的壓力下,只好從本就緊湊的資源裡,再努力撥出一定預算與人力,照抄民間的應用,迫使原本平衡的合作關係失衡。

市場應用是直接面對第一線民眾,而民眾的需求往往五花八門,尤其 App 的服務是非常個人化的服務。那些原本能專攻高階技術研發、系統建置、政策研究的各個單位或組織,就得被迫擱下手邊事務,疲於因應末端使用者頻繁出現的多元需求,耗損原本的公共行政能量。

一旦在新聞上看到類似這樣的質詢內容,便會盡量把相關資訊,提供給立委辦公室來參考釐清疑惑,並促進多方的溝通。

當行政單位的「警報」解除了,台灣的地震警報也因而繼續前進。

│一切平安 │

十年過去了。

謝謝無聲的團隊,構築起這一切的防災基礎建設;

謝謝有聲的警報,讓台灣許多民眾減少未知恐懼;

謝謝每位使用者,傳播正確知識,從自助到互助。

感謝老天。

願一切平安。

Apple Store 下載
KNY 地震速報 iOS App

掃描 QRCODE 下載 iOS App

Google Play 下載
KNY 台灣天氣.地震速報 Android App

掃描 QRCODE 下載 Android App


您可以透過贊助,讓我們一起做的更好

點我前往贊助

您可以自由決定贊助金額,贊助方式可以選擇 信用卡、網路ATM、ATM虛擬帳戶、超商條碼、超商代碼(金流服務由綠界科技 ECPay 提供)

贊助KNY qrcode
掃描 QRCODE 贊助

延伸閱讀與網站:

本文獲媒體轉載連結:

2024/04/12 – TNL關鍵評論網 – 無聲的基礎建設,有聲的地震警報:如何把「未知的恐懼」降級成「已知的風險」?

2024/04/15 – 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 FB 官方粉絲頁 – 民間開發的地震預警 APP 接收地震警報,政府與民間公私協力合作的例子

2024/05/01 – 商周 – 地震警報快那幾秒能幹嘛?KNY地震速報創辦人:每次練習,才能練成存活直覺